純個人觀感。有雷。


《謝神》
結尾的轉折非常幽默,還願者所償還的物質遠大過於神所賜與的,相信這是一種純樸而堅定的台灣信仰精神。

好奇深居高山小廟的土地公婆在三D紅藍眼鏡後所望見的人世,是否也是如此。

《有家小店叫永久》
看到日前才看到舞台劇演員,倍感親切。

生活中有些傳統的美好逐漸式微,所取代的是便利,而失去人情,無法保留。

永久或許是一個自嘲的反諷,一個漸行漸遠的懸念,或許在日後會有人這麼說著:在很久很久以前,這裡有家小店叫永久…….

《登場》
老莫那魯道林慶台用母語與上帝的對話。坐我左手邊的男子在此時居然睡著了。

嘴裡的地瓜球,卡茲卡茲的響著。

《老人與我》
插敘畫面交錯,喜歡這個老人的笑容。感覺老人家笑起來的樣子都趨近同一個慈祥模式。

不知道標題當中的「我」是否就是過去的那段被雋刻在腦海深處回憶,而「老人」的身分則是指不被記住的現在。

行走的時候並不覺得迷失方向,因為一路有回憶相伴,感謝你,還有你。


《到站停車》
開不開車門都是驚悚。

那個拍打車門的男子是張菲的兒子,在電影最後的工作人員名單內赫然發現。


《釋放》
電影介紹說是在表現城鄉差距,但我覺得當中福胖的中年女子胴體跟少壯的青年肉體兩相出現,也是個強烈映襯。

《海馬洗頭》
可以洗去你所有的快樂與憂傷,當然,也可以任意回復。剪掉愛情裡無可避免的現實,面對虛情假意與花言巧語,在旁人看來,著實可笑。

我們何嘗不是如此。希望你只是暫居在海馬迴裡。

《諸神的黃昏》
懺悔偈文不停重複唸誦,改編自呂政達同名散文〈諸神的黃昏〉。

喜歡當中的一句台詞:「人們為什麼會犯下連自己都難承受的罪,這始終是難解的謎……,每場悲劇的發生,其實就是一次世界的毀滅,浩劫,我們所有人的浩劫,那是諸神缺席的黃昏,地球那個遺棄的角落,殺戮後帶來的懺悔,已不再是諸神的旨意。」

人們總希望在傷害與被傷害間得到寬容與諒解,寄託神、寄託所寄託的事物信念,儘管無可挽回。

《無國籍公民》
許多年前異域的延伸。驚豔於小甜甜的演出,當畫面響起〈亞細亞的孤兒〉,不自覺跟著小聲哼唱起來。

《初登場》
片末映出青澀少女的模樣,原來鄧麗君在那個年代也算是位動感文藝女星。

《1949穿過黑暗的火花》
為營造戰爭場面動用許多臨演,戰場上的血肉模糊叫人作嘔與難過,也感於素人演員的專業。

《潛規則》
很輕鬆的一部作品,最後畫面讓在場的人都忍俊不住笑了出來。

《100》
看完之後我不知道該說什麼。

一名居住在山上的百歲老人拄著柺杖沿著自家門口踽踽獨行去取信。就這樣。

《小夜曲》
以綠島小夜曲貫穿整部片,紀露露從1954唱到2011,風靡一個時代的推移。

還有,原來以前的廣播節目還能替聽眾交換書。

《KEY》
桂綸鎂很漂亮,漂亮的人哭起來一樣很美。有好幾個旋轉的畫面好像是某廣告的片段,似曾相似。

生活在城市的人都在獨自翩然舞,跳給自己看,寂寞與他人無關。

《回音》
應驗惡人自有惡人懲,球棒揮下去的瞬間,是多少霸凌兒心中的期待。

《唱歌男孩》
女孩說:「我有很多錢,那些人的錢。我們可以一起去很遠的地方。」

在生活充滿頹唐的步調當中,如此單純的美好與想像,快樂不該被限制與遺忘。

《有一好沒兩好》
不知道是我笑點太低還是怎樣,非常詼諧逗趣的一部影片,女演員犧牲形象不停當眾橋奶,最後還是功虧一簣,足見女性愛美形象的悲哀。

《256巷14號5樓之1》
雖然是一個故事,但感覺上是分成兩個主軸,一是懸掛被空中遲遲無法吊上的洗衣機所衍生出來街弄場景人物;另一是即將共結連理的兩人對未來組成的不確定感。兩兩可分別獨自進行又互相存依。

最後從半空當中掉下去的洗衣機,所代表的寓意是──?

《黃金之弦》
每件陳舊的事物都有專屬於他的一份回憶,不停流轉於下一代之中,是為傳承,入手沉重溫潤,以此珍重。

伸手扣在心弦,擊射向遠方某個曾經充滿暖意陽光的午後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aox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